查看原文
其他

马克龙心里明白,一个法国已经无法对接中国

宋鲁郑 观察者网 2019-03-31

作者 | 宋鲁郑,旅法学者,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

新春伊始,首度出访的习近平主席就选择了欧洲,并把法国作为收官之站,而这次出访的历史时间点则是双方建交55周年。

亮点与突破

如此安排自然显示了中法关系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三天的访问也充满了不少亮点和突破。由于行程的安排,习近平主席从法国南部美丽的小城尼斯入境,马克龙总统则赶赴当地迎接,并以私密家宴的方式宴请。在非正式会见的当天就赠送了堪称国宝级的珍本文物:于1688年出版的首部《论语导读》法文版原著。随后马克龙在推文中表示,“很幸运的接待习近平夫妇来访”。

正式访问的第一天,国新办、法国外交部联袂举办的中法全球治理论坛隆重登场。这个历史首次的论坛,规格之高达到令人炫目的程度:两国的外交部长在开幕式上致词,闭幕式则在总统府举行,由两国元首致词。同时到场的则还有应邀而来的德国总理默克尔、欧盟主席容克。

以研讨嘉宾身份参与论坛的我有三点突出的感受:一是中法两国在全球治理上有共识,更凸显双方要在全球治理上密切合作。二是双方对全球治理面临的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崛起的挑战有共识。三是双方对“一带一路”作为全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共识。

中法全球治理论坛现场,作者供图

访问当天,双方就签订天量贸易协议。最引人注目的是订购了三百架、金额高达300亿欧元的空客飞机。要知道法国和中国的贸易逆差一年也就是300亿欧元。此举显示了中国对法国经贸平衡要求的回应,更是以真金白银的行动显示对双方关系的重视。众所周知,经济合作是国家关系的压舱石,是各方国家利益最直接最直观的体现。

访问最后一天,法国还非常有创意的邀请德国总理、欧盟主席容克共同与习近平主席会晤。把一场对法国的访问提升到中欧层面。虽然法国的目的之一是要强调欧盟的团结和一致性,但如此安排则显示了中国在全球的超强地位:一个法国已经无法和中国对接,整个欧盟才更接近于中国的份量。更何况中国一向立场鲜明的支持欧盟的一体化,积极推动中欧合作。这也是中国乐于接受法方这一国际上并无先例的外交安排的原因。

当地时间2019年3月26日,法国巴黎,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出席中法全球治理论坛闭幕式的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举行会晤。图为马克龙、默克尔、容克在等待习近平主席。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双方还缺什么?

如果仅就中法两国建交55周年以来的历史脉络来看,这次访问堪称完美,中法关系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佳境。特别是过去曾经严重影响中法关系的台湾、西藏等议题已经完全消失了,法国对中国的核心利益是高度的尊重和维护。如果说中法关系从来没有这么好过也绝不夸张。

但是如果把中法关系放到全球视野,就会发现中法关系早已经不再特殊,早已经落后于时代。

比如说,国与国之间建交是很平凡的事情。但中法建交却奠定了双方几十年以来的特殊关系。因为那个时候,整个西方对中国还敌视和封锁,法国的建交之举就弥足珍贵。今天的中法关系也类似。习主席访问法国期间的亮点和突破,其他国家早就做到了。甚至做的比法国还要好。

2015年习近平主席访问英国,其规格之高、接待之周、打破惯例之多,远非今天的法国能比。更重要的是,很多国家对华外交早就走到了法国的前面。英国是第一个加入亚投行的国家,意大利签署“一带一路”备忘录,则是西方大国中的第一个。

除了这些国家战略层面的重大议题,在许多民生议题很多国家也同样走到法国前面。比如欧洲国家塞尔维亚和波黑早就对中国游客免签证,欧洲的乌克兰甚至单方面对中国实行落地签。美国、加拿大这样的发达国家对中国游客签证都是十年,形同签一次就免签,每次入境可以待六个月。而法国旅游签证一般就是30天!

曾经敢为天下先的法国为何落伍了?根本原因就在于今天的法国缺乏戴高乐将军的政治远见和勇气。以亚投行为例,法国也很想加入,但却只敢在英国率先加入之后!要知道英国和美国的关系多么特殊,面对美国的公开反对,英国要加入亚投行所付出的代价要远远超过法国。但英国就是做到了。一举把中英关系推向一个新的高峰,也获得了巨大的国家利益。同时也由于此举的正当性,以美国最终承认失误告终,也没有影响到英美关系。

在中法全球治理论坛期间,我和不少法国学者就双边关系进行过交流。他们确实也意识到中法关系的特殊性已经不明显,也认同政治人物缺乏行动的能力。从希拉克之后的三任总统,要么对中国了解不够,行事莽撞,比如萨科奇。要么过于平庸,没有能力。奥朗德总统因为执政太差,甚至主动放弃连任。要么是过于年轻,缺乏经验和历史深度。现在的马克龙就是如此。一个国家的领导人之重要是不言自明的。试想,如果没有戴高乐,怎么会有如此不凡的中法关系呢?

对中国的误读

中国和欧洲的关系源远流长,合作也是多个层面的。和欧盟有高峰会晤机制,和中东欧则有16+1机制。2003-2005年,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和希腊四国先后将对华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以来,受到严重影响的一些欧洲国家加大了和中国的合作。这些都是极其正常的。但在法国和欧洲,却有一股声音认为中国是在分裂欧盟。尤其是当意大利签署“一带一路”备忘录时,这种声音更加高涨。

我是研究政治学的,很清楚这种指责是多么的荒唐和无理。我在中法全球治理论坛发言时也坦率指出这一点。毕竟,这影响到了双边关系的发展。

在中法全球治理论坛现场。作者供图

众所周知,欧盟是由独立国家组成的邦联,每个国家都有权力独立做决定。寻求一致根本就不是邦联的功能,也不存在寻求一致的机制。美国独立后曾经是邦联,后来发现什么也干不了,最后不得已开始制订宪法,统一成一个联邦制国家。尽管联邦是一个国家,远比邦联严密,但即使对外也仍然无法维持一致。比如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巴黎气候协定,但加州就公开反对,还要继续履行。整个美国都认为正常,没有人认为其他国家在分裂美国。

事实上,当德国决定无限制接纳难民时,它也没有征求欧盟的同意。当法国决定推翻利比亚卡扎菲政权时,也没有征得欧盟的一致,尽管造成的难民危机后果影响到了整个欧洲。

所以法国和欧盟把中国和其成员国发展关系视为分裂欧盟是极大的误读:既是对欧盟本身的误读,也是对中国的误读。欧盟除非发展成单一制国家,否则根本不存在谁分裂欧盟的问题。

但这种误读显然影响了中法关系的突破性发展。比如马克龙主张欧盟一体化和团结,他自然会认为意大利等十几个国家签定“一带一路”备忘录是分裂欧盟的行为。这个误会也要到了必须消除的地步了,否则两国真的就不再“特殊”了。

应该说,中法关系在二十一世纪仍然向前大步发展,但“正常”不是衡量中法关系的标准,“特殊”才是两国关系应有的写照。曾经领天下之先的法国,流传着高卢雄鸡基因的法兰西民族,一定会把戴高乐将军的政治遗产推向更高峰,中法关系将会“更特殊”。

责编|于杨

审核|邱荔



在看的你正在变好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